
李小軍,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工程抗震減災設計地震動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2013?),北京市屬高等學校創新團隊“工程結構抗震減震”團隊帶頭人(2013?)。
1984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和1993年畢業于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地震工程與防護工程專業分別獲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1995年中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1987?1993年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5?1996年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96?2004年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工程院院長,1997?1998年英國威爾士大學卡迪夫學院土木工程系高級訪問學者,2004?2010年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二級,2008?)、副所長,2010?2018年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二級)、副所長(?2016),2012至今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特聘教授(?2018)、教授(2019?)。
從事地震風險與防震減災相關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工作,涉及復雜場地地震波動模擬、地震動特性分析與地震動模擬、地震區劃與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核電和埋地管線等工程結構抗震試驗與理論分析、地震風險與保險研究、強震動觀測臺網建設與觀測、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等研究方向。主持完成了二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項目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等?,F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域地震區劃關鍵技術研究”(2018?2020)研究工作。培養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百余名,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SCI/EI:54/138),獲國家發明專利11項,主編(著)出版書籍、國家與行業規范(規程)多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獲得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6)、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人選(1997)、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0)、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6)、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支持計劃高層次人才(2017)?,F兼任中國地震學會秘書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國際生命線與基礎設施學會常務理事、亞太地區地震和火山活動風險管理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國際地震動態》主編、《震災防御技術》副主編、《世界地震譯叢》副主編。
聯系方式:
E-mail: beerli@vip.sina.com